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提案公开
关于开展全民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打造"守护生命之城"的提案
来源:深圳市政协发布时间:2018-04-13
提案第20180341号
标题:关于开展全民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打造"守护生命之城"的提案
提出人:民盟深圳市委会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主办单位: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会办单位: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局,团市委,民政局
内容:
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是生命的保障。突发自然灾害、创伤、猝死等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凸显一个城市和市民的综合素质。深圳正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需要在市民的素质建设上加大投入,而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是健康深圳的城市和市民必备健康素养。建议我市进行全民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发动全市民众勠力同心,打造“守护生命之城”。
一、必要性
美国心脏协会AHA研究显示:70%心脏骤停发生在家庭中,但生存率仅为6%,数据显示心搏停止1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者成功率高于90%,心跳骤停4分钟内开始复苏者成功率达50%,4-6分钟开始复苏者可能仅有10%存活,>6分钟存活率仅有4%,甚至更低。因此,心源性猝死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而急救车和施救医护人员很难在4分钟内赶到现场,超过这“黄金4分钟”,即使专业医护团队赶到现场,抢救回来的病人大部分都有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如果第一目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开展自救与互救工作,特别是及时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将会极大提高救治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可见,急救知识普及率越高,生命就越有保障,城市的安全系数和幸福感会更高。
二、现状
一是我市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率偏低。据心肺复苏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仅有5.9%的人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二是深猝死率逐年上升。据市卫计委数据:2014年深圳猝死人数1897人,2015年为2058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AHA研究发现猝死风险从35岁的1/1000逐年呈非线性增加趋势,男性更为高发,深圳已慢慢迈进猝死率高发的城市。三是市民学习意愿强烈。据第三方调查问卷显示:91.7%的深圳市民表示愿意学习心肺复苏,92.7%的认为应该全民掌握心肺复苏,因此,全民培训急救知识和技能刻不容缓。
办法:
(一)打造急救师资培训平台。
依托目前的市急救中心、医院急诊科、社康医生,打造三位一体的急救师资培训平台,急救中心培训基地培训专业心肺复苏医护团队,以备高级生命支持需要,医院急诊科完善院内医护培训和社康医护急救培训,医院急诊科或社康医护人员到社区教授急救知识和技能,同时在全市社康设置心肺复苏培训站,配备训练模型和视频播放设备,平时可供市民登记身份证后免费使用,每周安排一组有资质医护团队到社康现场授课,加强点面覆盖,尽快实现“守护生命之城”这一蓝图。
(二)建立“红马甲”急救义工队。
深圳拥有很多成熟的组织和团体,可以承载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如美丽鹏城是志愿者之城,拥有在册义工159万余人,可建立长效机制,要求所有注册义工(50岁以下)必须参加应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考核并获得相关的培训证书。建立“红马甲”急救大军,率先在人群中构筑第一道安全防线。
(三)提升群体应急救助知识和技能的普及率。
提升高校以及中小学教师群体应急救助知识和技能的普及率。原则上,要求所有的在校教师(50岁以下)必须参加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获得相关的培训证书,让每一个教师都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急救技能,有效减少校园猝死的悲剧。
(四)在高校和中小学开展应急救知识培训。
一是提升高校以及中小学教师群体应急救助知识和技能的普及率。原则上,要求所有的在校教师(50岁以下)必须参加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获得相关的培训证书,让每一个教师都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急救技能,有效减少校园猝死的悲剧。二是将应急救助知识和技能培训纳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在高校和中小学开展应急救知识培训,教会孩子们自救与救人的必备技能,终生受益,同时对整个城市乃至整个中国的医疗卫生健康事业良性发展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类必修课程应该囊括火灾、地震、洪水等灾难逃生的知识技能,以及伤口处理、心肺复苏等医疗救助的知识技能。三是多方式施教。针对不同学龄段的学生,如小学、初中、高中等,设计不同的安全教育课程,将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急救知识、应急技能嵌入到课程中,通过PPT案例、图片、视频示教、视频纠错练习和现场模型教学演练等方式切实提升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应急技能。同时在起步阶段,可通过聘请具有急救技能资质的医护团队定期为学生授课的方式,来解决师资配备的问题,同时培养校医成为急救专职教师,持续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必须做到学校师生人人都会急救技能,人人可以参加急救抢救,由广大灵魂的工程师和莘莘学子共同打造一张守护生命的深圳名片。
(五)面向企业提供培训。
深圳拥有多家大型企业,本市员工均超万人的有:腾讯(4万余人)、比亚迪(10余万人)、华为(17万余人)、富士康(超40万人)等,劳动人口密集,猝死报道时有发生。为减少企业猝死事件,减轻社保和企业负担,可由当地具有急救培训资质的机构或者医院面向企业提供培训任务,由政府和企业适当补贴。
(六)公共场所配置AED
AED是每个普通人都简学易用的“傻瓜式”急救设备,建议政府在提升急救知识普及率的同时,进一步加快AED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布点与投放,争取尽快实现急救软件与硬件双提升,打造急救双保险,建立一座“守护生命之城”,让美丽鹏城更安全,更有温度,更是有利于提升深圳市民幸福感指数,吸引更多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注入新活力,为深圳腾飞储备更多动能。
编辑:苏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