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如何打造“守护生命之城”?扩大急救设备覆盖率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18-04-26
4月22日,深圳市政协2018年第二场“委员议事厅”在中心书城举行,本次讨论的主题为“对标国际先进城市打造‘守护生命之城’”,来自医疗卫生及法律领域的政协委员,就如何全面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展开热议。
据悉,深圳已起草制定《深圳市“十三五”AED配置使用实施方案》,并设立财政专款,分年度公开招标采购5000台用于心脏除颤的机器。此外,2018年4月15日,深圳急救条例(草案)已提请审议。
“钻石四分钟”可挽救半数猝死患者
此前,一项对深圳75家院前医疗急救单位、急救站出车救治的患者的调查显示,2017年,深圳市死于心脏骤停的人数超过3000人,其中70%的患者因没有得到急救而失去生命。
目前,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需要5—10分钟。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最好的处理不是“争分夺秒”地去医院,而是马上就地抢救。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对患者展开急救,是提高猝死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因此在医学领域中有“黄金八分钟”“钻石四分钟”等概念。“‘钻石四分钟’是一种比喻说法。”深圳市急救专业复苏委员会委员文艳红介绍称,“大量研究表明,当心脏停跳后,人体的重要器官会在几分钟内发生急剧变化。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患者生存的希望高达50%,此后每延迟一分钟下降10%,8分钟后生还的希望就非常小了。”
作为一名社康中心的全科医生(宝安区中心医院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宝安区政协委员赵鹏对于急救的重要性感触颇深。“意外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可能一瞬间就是生与死的界限。很多时候救护车来的时候,有一半的人都已经失去了生命。”他说。
有两件案例令赵鹏印象深刻。“其中一个是患者因触电而休克,我和两名医护人员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前往救治。”赵鹏回忆道,在及时实施急救措施后,该患者被赶到的救护车送往医院,入院几天后就完全康复了。而另一件案例则让赵鹏感到痛心,“这是一名婴幼儿患者,当时家长没有及时进行急救,而是选择抱来社康,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没有呼吸了。”
急救知识普及率与设施覆盖率较低
对标国际先进城市,目前,深圳在急救方面的硬件和软件上还有哪些不足?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张洪表示,美国心脏学会曾公布过一项报告,如在公共场所配置AED(心脏除颤器),在第一目击者的正确使用的情况下,患者心跳骤停后复苏的成功率是不具备这些条件的两倍。而2017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的除颤器配置少于十万分之一,急救设施覆盖率较低。
“我在日本留过学,日本是心脏除颤器设置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公共场所几乎每步行3分钟,便可找到一台。”南山区政协委员、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彭勃称,“在老年人集中的地方,每隔几步都会有非常醒目的AED标识,如果出现意外可以及时救助,值得我们借鉴。”
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郭子予也指出,在日本中学生当中,急救知识的普及率高达92%。此外,德国、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的急救知识率分别为80%、50%、34%、20%,而中国的急救知识普及率是1%。
“很多发达国家急救知识的普及率很高,市民的责任意识、时间意识强烈,相比之下,我们的急救宣传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推广急救措施之前,需要普及一个观念——急救就是自己身边事,任何人都必须学习。”深圳市政协委员、盐田区人民医院集团副院长徐龙说。
“十三五”期间全市配备5000台AED
据了解,目前,AED设备在普及过程中最大的障碍还是在设备安装和维护环节。生命无小事,出于对急救结果和责任划分的担忧,AED被很多公共场所的机构拒绝安装。
对此,郭子予建议,“应尽快推动急救立法,同时在一些重点行业要树立相关的行业规范。比如建一栋大楼,如果没有安装消防栓就不能通过验收,那么同理,对于飞机、火车这类人员流动性较大的交通工具,如果没有配备AED设备也可以不予通过验收。一旦国家层面有这样的立法出现,AED设备的推广将加快。”
彭勃建议,深圳应利用好立法优势,率先在全国推出专项法律,不仅造福一方市民,也能在全国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徐龙认为,应将急救纳入学校考试课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命的救护者。”徐龙称,“应建立心肺复苏普及培训长效机制,作为学生健康和应急教育的内容之一。同时还应建立统一规范的培训体系。”
深圳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深圳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有急救网络医院站点86家、救护车125辆,设立了120免费急救呼叫电话,急救由急救中心统一调度和指挥,24小时全天候医疗救助服务。接下来,深圳将推动立法保障,加强急救网点建设和设施配置,“十三五”期间将在全市配置5000台AED设备。
编辑:唐娜